宣恩县东门关村:蓄势赋能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

admin 2025-04-15 06:04 新闻动态 179

云上恩施报道(宣恩通讯员 刘友春 杨鑫)春日时节,天气回暖,走进宣恩县珠山镇东门关村6组白果树,九子抱母民宿掩映在一片苍翠中,青山绿水,白墙黛瓦,飞檐翘角,暮色炊烟,美得像一幅山水画。

珠山镇东门关村辖12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824户2650人,人口总量不大,地域面积宽广,人口居住相对分散。近年来,东门关村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人文传承,科学编制美丽乡村规划,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干部带头、干群齐心、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村庄面貌持续改善,康养旅游蓬勃发展。

党建引领筑根基

3月13日,东门关村组织党员群众到宝塔社区考察学习“清洁家园”行动整治成果,无论是街道路面还是庭院场坝,或者是垃圾收集和基础设施建设,都让村民感受颇多。“清洁家园既让自己住得舒服,更能吸引游客留下来,带动旅游消费增加收入,我们也要从自家身边的小事做起,参与到‘清洁家园’的建设中来。”东门关村村民代表吴久云说。

展开剩余75%

珠山镇依托东门关康养度假区规划,深度把握“一心一核两环四区”空间布局,把“清洁家园”行动作为基层党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抓手,推进书记、委员全覆盖遍访,动员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旅游配套、美丽乡村行动,解决“三堆两垛”等具体共性问题16个,收集应用意见建议8条,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个,带动集体经营公司参与经济项目5个,增加收入3万余元。

东门关村坚持向“三会一课”要凝聚力战斗力,把会议开到田间地头、项目现场、农户家中,把村民代表会议搬到考察学习的中巴车上,宣讲康养旅游开发红利,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开工52个,村庄道路、供水管网、污水收集、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趋于完善,为构建“一城两关”旅游格局奠定坚实基础。

乡村建设固底板

在东门关村6组小茅坝农村公路拓宽硬化项目施工现场,施工道路上警戒线和警示牌清晰可见,挖掘机正轰鸣作业,工人们身着工装,头戴安全帽,开展路肩墙和涵沟堡坎作业,现场忙碌而有序。

“我们抢工期抓进度,全力推进乡村道路项目建设,最大限度缩短工期,尽快恢复交通通行。”项目经理张益敏说。

东门关村坚持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任务,守牢返贫底线、夯实项目标线、提升产业高线,全覆盖开展防返贫监测排查,完善控辍保学措施,落实危房排查政策,持续推动实施乡村建设项目,成功申报恩施州乡村振兴示范村,落地项目3个600万元。在此基础上,全力配合康养旅游开发项目,组建东门关旅游度假区开发专班,完成土鱼河草场流转近1000亩,组织实施环境整治、产业发展、道路建设项目8个,稳步推动人畜饮水入户管网建设,土鱼河水厂试运行解决3000人饮水难题。

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,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。东门关村持续推进产业转型,丰富旅游服务业态,新发展民宿、餐饮主体5家,稳定烟叶面积2000亩、马铃薯500亩,养殖蛋鸡8.2万羽,发展富硒蔬菜300亩,建成育苗、冷藏设施5处,带动劳动力1800余人,增收约60万元。

平安稳定强治理

“东门关康养旅游度假区开发刚刚起步,我们坚持把高频次的院落会、小组会、群众会作为宣讲政策、消化矛盾的手段,组织群众从项目落地到设计施工全过程参与治理,把矛盾纠纷的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。”东门关村党总支书记李白平说。

东门关村建立健全治安联防体系,全覆盖完善村级监控系统,按程序接待受理群众反映诉求,落实“有理大家评”机制,有效调处矛盾纠纷32宗,实现群访上访闹访现象“零发生”。坚持守牢安全生产底线,全天候全时段开展项目工地、安置小区、木质房屋、入户公路安全抽查检查,开展农村消防灭火应急演练5次,组织安全生产、平安稳定工作周研判50余次,常态化排查安全事故隐患30余次7798处,宣传安全生产知识400余次,发现并即时整改安全隐患76处,党员群众逐步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、主导者,平安稳定的底色托起东门关村民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保持决心不变、力度不减、标准不降,全面提升高山产业特色,全力壮大集体经济规模,全域完善基础设施条件,不折不扣落实康养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,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”李白平介绍说。

发布于:湖北省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热点文章

数据库